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发展托育需依靠社会资源,2021年新增托育企业近3万家

近日,各地密集出台政策措施,推进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作为普惠托育供给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托育服务被频频提及。

社区服务是百姓家门口的基础性服务供给,发挥着为民、便民、安民的功能。社区有责任解决婴幼儿托育难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指出,优先发展社区就业、养老、托育服务,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

随着顶层设计的不断健全,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了促进托育服务特别是社区托育服务发展的具体政策。

例如,北京提出打造“一刻钟”托育服务圈,加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上海鼓励利用各类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化、嵌入式的“宝宝屋”等托育场所;云南支持积极探索“托育机构+社区托育园”集中管理运营模式和“专业队伍+社区设施资源”托育服务模式。

综合各地措施看,有两个特点比较突出

一是注重盘活存量资源。

利用符合托育服务要求的社区闲置空间改建为托育场所,为社区服务中心等综合服务设施增设托育服务功能。运营过程中,充分衔接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的托育服务功能。鼓励社区内经验丰富、有专业资质的人员提供家庭互助式托育服务。在托育服务场地和人力等方面充分利用社区内部资源。

二是注重借助社会力量。

鼓励社区运用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合作办托等多种运营模式引入社会资源。尝试通过“社区+幼儿园”“社区+托育机构”等合作方式,根据居民需求提供托幼一体化、社区托育点等服务模式和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服务形式。

积极尝试与能够提供托育服务的物业企业合作。开发社区志愿服务新领域,引导能够为托育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志愿者服务团队等开展社区托育志愿服务。探索发展家庭托育点等家庭互助式托育服务新业态,促进社区托育服务多点开花。

我国托育企业突破6万家,2021年数量翻番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拥有6.3万余家托育相关企业。

其中,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近3万家,增速达106.8%。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山东以及江苏三地相关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拥有6700余家、6000余家以及5500余家。

从注册资本来看,66.8%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

从成立时间来看,超9成企业成立时间在5年之内,成立于1年的占比49.9%。

从企业类型来看,超8成企业属于有限责任公司。

托育服务事关千家万户,是三孩政策配套措施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发展程度影响着三孩政策的落地效果。面对供需缺口较大的现实,“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着力推动构建完善托育服务体系。而托育服务体系中的普惠托育服务是减轻家庭养育负担的关键举措。

从中央到地方,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支持、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发力,力求早日实现婴幼儿托位增长目标,提供便捷、安心、经济实惠的托育服务。

在此背景下,完善发展社区托育服务,各地既要做好政策、资金等方面的配套支持,也要针对社区托育设置标准和管理制度,保证服务质量。相关政府部门要履职尽责,守好婴幼儿安全这一基本底线。期待有更多家庭早日在家门口享受到普惠托育服务。

来源:经济日报、金融界

 

订阅
上一篇
EarlyBird爱彼宝 | 3月精彩活动回顾:与春天相约,与成长相遇
下一篇
重磅!国家卫健委 教育部联合印发《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
 回到主页
上线了提供技术支持
上线了免费建站
开始用上线了创建自己的网站
所有文章
×

还剩一步!

确认邮件已发至你的邮箱。 请点击邮件中的确认链接,完成订阅。

好的上线了提供技术支持